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生態環境部《關于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旨在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構建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
《實施意見》要求聚焦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中心任務,以深化污染防治攻堅、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增進民生福祉為著力點,堅持改革創新、重點突破、示范帶動,在區域、省域、城市、縣域各層級,分級分類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到2027年底前形成一批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成果,久久為功建成若干各美其美、群眾滿意的示范樣板,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積累經驗、樹立標桿。具體主要包含以下三大方面:
一是聚焦區域重大戰略打造綠色發展高地。《實施意見》提出,國家層面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京津冀加快建設減污降碳協同和生態修復示范區;長三角建設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粵港澳共同建設融合創新美麗灣區;長江流域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帶;黃河流域推動上中下游協同保護和治理,聚焦流域性、跨省共性問題,加強區域綠色發展協作,深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形成各具特色的美麗中國建設布局。
二是發揮特色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省域篇章。《實施意見》提出,要本著少而精、示范性與帶動性強的原則,堅持一省域一特色,重點支持5個左右省份開展先行區建設。充分發揮省域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落實區域重大戰略要求,一體部署本地區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等“美麗系列”建設工作,立足各自優勢和特色探索實踐,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促進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筑牢生態安全底線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五個方面走在前、作表率。
三是統籌城鄉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行動。《實施意見》提出,要聚焦城鄉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探索城市、整縣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踐的新機制、新模式。高標準建設美麗城市,重點支持50個左右城市以綠色低碳、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為導向,推進新時代美麗城市建設;因地制宜建設美麗鄉村,選擇不同主體功能定位的縣,重點支持100個左右縣以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兩山”轉化、農業綠色發展、促進宜居宜業為重點,整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在支持引導政策方面,《實施意見》表示,要強化資金支持,建立健全穩定的財政資金投入機制;要完善市場化機制,建立健全綠色金融支持先行區建設政策體系,以美麗城市建設為重點,鼓勵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共同探索區域性環保建設項目金融支持模式;要強化科技支撐,儲備推出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科技工程等。